保护化工文化遗产时不我待

时间:2013-09-25     来源:中国化工报
由中国化工博物馆和中国化工报社共同开展的中国化学工业十大历史建筑评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化工行业经济转型升级、企业退城入园的过程中,开展这项活动的意义何在?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对于行业发展有着怎样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情况如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专访了活动的主办方之一中国化工博物馆副馆长李彩萍。

  李彩萍告诉记者,开展这项活动有两个目的,一是抢救性地保护化学工业文化遗产;二是丰富博物馆展陈的内容,让更多的公众通过标志性建筑物了解化学工业发展史。中国化工博物馆一期馆设在中国化工集团大厦3层,占地面积有限,正在筹划中的二期馆面积将进一步扩大。她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和巨大成就。但是近年来,却出现了谈化色变现象。其实化工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加强对化工科普宣传很必要。通过博物馆这扇窗,能让更多人对化学工业有所了解。”

  李彩萍坦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公众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烈,国家现在也要求对工业文化遗址进行保护。在当前化工企业退城入园的过程中,化工行业有历史意义的遗址应该保留下来。保护遗址是公益事业,没有经济效益。虽然文博产业对此很关注,但是可能有些地方政府只会从经济的角度来开发企业遗址。目前行业内还没有牵头单位对化工企业搬迁之后的遗址进行保护,中国化工博物馆有责任去呼吁大家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据悉,此次活动从9月1日开始,历时3个月。李彩萍希望通过活动抢救一批化学工业历史建筑物,将其收集到化工博物馆中,并激发全社会对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据李彩萍介绍,这次活动的评委来自博物馆专家委员会,有一批化工行业的专家,还有一批文博行业的专家。前者鉴定建筑物在化学工业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价值,后者鉴定在建筑风格方面的价值。李彩萍说:“评价的标准首先是要在行业中具有标志性,既有一定历史意义又能代表一个时代的建筑风格特点。入选建筑将列入中国化工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将由中国化工博物馆和中国化工报社向建筑物产权单位颁发‘中国化学工业十大历史建筑’证书和铜牌,参加此次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可以获得中国化工博物馆颁发的荣誉馆员证书并获得中国化工博物馆赠送的纪念品一份。”

  李彩萍期待行业资深人士慷慨捐赠出珍藏的化学工业文化遗产。她说:“中国化工博物馆征集文物的工作从来没有停止过。这次征集的主要是建筑物,下一步可能会做一些其他化工文物的征集,有具体的时间表。交予博物馆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化学工业的发展史,还可以享受更为专业的保护,比珍藏在家中更有意义。”